期待已久的
答疑解惑第三期終于來啦!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近期關注度最高的
都是哪些話題吧~
Q1:介紹一下汽車市場開拓的情況和業務進展。
汽車市場是公司這兩年高度重視的市場,早在幾年前公司的重心是在工業端以及家庭端的環境類方面,隨著新勢力造車機會的到來,誕生出很多汽車傳感器新的應用場景。公司從前年開始布局汽車市場,去年拿到了車規認證,也拿到了部分車企定點車型的訂單。未來隨著下游市場的打開,公司也會陸續拿到更多的訂單,通過自身的發展在今年也會取得營收上的補充。另外,公司近期投資了臺州的新立電子,該公司的另一個股東新立科技以汽車模具起家,2013年就布局了汽車駕駛艙的空氣質量業務,有較多的成熟的下游客戶包括主機廠客戶,客群關系良好,通過該公司的渠道優勢,能夠加速汽車市場的布局,目前該公司擁有3000多萬國內主流車型的定點,未來定點會陸續成為訂單。
公司投資新立電子的目的,一方面是看到了其在汽車市場渠道銷售的優勢,這是公司前期所欠缺的,因為前期重視度不夠。但是公司在傳感器領域掌握上游的核心技術,擁有非常好的技術沉淀,所以這家公司也非??粗袧h威科技在氣體傳感器領域國內的龍頭地位以及在傳感器的上游核心技術,未來雙方在汽車市場會有很多的機會;另一方面是在新立電子取得定點中的核心零部件傳感器會優先從公司采購,形成對公司汽車傳感器收入的拉動。目前國內汽車空氣質量傳感器市場都還在布局初期,定點車型未來都會陸續上線,所以未來幾年會迎來加速的增長期。
Q2:公司在汽車市場的傳感器有哪些?
公司傳感器產品目前主要面向汽車駕駛艙的空氣質量監測、新能源汽車能源安全系統管理、駕駛艙內生物監測等。一般每輛車需要用到3-4顆傳感器,如溫濕度傳感器, PM2.5?傳感器和二氧化碳傳感器。新能源車還需要對氫能源和鋰電能源進行安全管理,所以鋰電池車會用到柔性傳感器,夾在不同的電池之間,探測溫度和電池相互擠壓的壓力變化,同時,在電池發生故障的早期會有微量的氣體產生,通過相關的氣體傳感器探測這些微量的氣體,結合溫度的感知, 做到安全風險的早期預警。
Q3:對 MEMS 產品的布局情況和未來的規劃?
MEMS傳感器是微型化、低功耗的傳感器,相對于傳統的產品在體積和能耗上更有優勢,未來會廣泛應用在家電和汽車領域,也是未來傳感器的發展的趨勢。2020年為公司帶來很多業績的熱電堆傳感器就是屬于MEMS原理,而且去年定增也順利落地,其中有一個重要的項目是投入到 MEMS的后端封測,目前這個項目已經開始建設。從5-10年來看,MEMS傳感器和傳統的傳感器會并存,因為都還會有各自的應用場景。當然,MEMS傳感器更多是圍繞消費級的應用場景,所以從公司的布局來看,特別是定增項目落地之后會加快業務導入,甚至從長期來看公司不排除會圍繞MEMS上游的晶圓去做一些布局,這樣會打通從晶圓制造到后端MEMS封裝封測,形成一個比較完整的 MEMS 傳感器產業體系,所以整體是這樣的規劃和布局。
Q4:公司公告了子公司蘇州能斯達引入小米基金參股,能斯達相關的產品發展階段和布局是怎樣的?
公司在3月14日披露了小米長江產業基金投資蘇州能斯達事項,控股子公司蘇州能斯達一直以來專注于柔性壓力傳感器的研發和產業化,公司在2013年投資了蘇州能斯達,前期的7-8年更多是技術和產品市場的布局,2019年蘇州能斯達入圍了小米的合格供應商,目前來看在消費電子領域,比如小米旗下的九號科技平衡車,雅迪智能電動車、智能穿戴、智能床墊、智能枕頭等有較多應用,在未來消費電子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場景。去年能斯達在蘇州也推出了腦機接口傳感器的雛形,所以在前沿應用方面也有一些布局。小米也比較看好蘇州能斯達的發展,因為小米下游的產品比較多樣化,未來在整個供應鏈體系中,例如TWS耳機等穿戴產品,都可以應用柔性壓力傳感器。
Q5:燃氣行業市場需求情況以及未來的市場發展狀況?
從目前看,安全行業不僅是在燃氣領域,包括工業安全領域的安全儀表的滲透率都還比較低,受新《安全生產法》的要求以及社會各個領域對安全的重視,市場迎來爆發機遇,預計至少持續 3 年以上周期, 三年后會進入存量市場更新迭代期。所以安全儀表未來三年都是一個需求旺盛、增速較高的領域。尤其是新《安全生產法》推出以后,社會安全責任體系更加明確,法律法規的處罰力度加大,企業、個人都更加認識到安全的重要性,隨之帶來的是安全儀表市場由以往正常的發展過程,突然壓縮了周期,迎來了業務的爆發期。今后安全儀表的市場需求會更快向頭部企業集中,快速洗牌,漢威將有優勢去獲取更多的市場份額。
Q6:公司有哪些拳頭產品、高附加的產品?
公司三大業務板塊:傳感器、智能儀表、物聯網平臺。去年受新《安全生產法》實施以及安全剛需化進程加速推動,公司智能儀表業務2021年全年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均實現大幅增長,增速超50%。傳感器業務在2021年相對保守,處于家電、汽車等新業務的市場布局和開拓期,同時還需要消化2020年熱電堆傳感器峰值影響。物聯網平臺業務繼續保持較快速度增長,復制推廣效果顯著,凈利率也顯著提升。核心競爭力方面,經過二十余年的發展,公司目前已經成為國內領先的氣體傳感器企業,多款產品打破國外壟斷,實現產業化并銷量領先,也是國內傳感器品類最全的國際知名綜合傳感器制造商。公司在國內氣體檢測儀器儀表領域位居行業前列,旗下儀表產品在高端的石油、煉化、海油、半導體等國內產品幾乎空白的領域也在加速國產替代進程。同時,公司打造了完整的物聯網解決方案,在工業安全、智慧城市、環境保護、居家智能和健康業務等應用領域形成了較為領先的行業優勢。
Q7:公司業務目前的情況和今年整體的預期?
公司目前經營基本面良好,傳感器今年到了業務的釋放期,去年傳感器業務的增長相對比較保守,因為更多是消化前年熱電堆傳感器的峰值,同時布局家電和汽車這兩塊業務也帶來了許多成本,所以今年傳感器應該會回到正常的增長。儀表業務應該會繼續維持去年中旬開始產銷兩旺的狀況,因為目前來看訂單的保有量較大,目前已經排到了二季度之后,產能也相比去年年初擴產許多。目前可以看到儀表端市場的需求量比較大,因為在去年新安法出臺之后,包括燃氣公司和餐飲用氣單位,都在逐步強制安裝可燃氣體報警器,所以各地也在紛紛制定細則。公司目前與國內五大燃氣集團等主流客戶已經開展了相關的合作,燃氣集團客戶的采購量也比較大,儀表端預計今年會繼續保持高增長。
物聯網平臺應用,目前還在市場的布局期,去年得益于產品標準化程度的提升,凈利率的水平也有一定的提升,今年營收和凈利潤應該會繼續保持比較好的增長,因為下游的需求量依然比較大,公司在全國各地有很多智慧水務、智慧燃氣的項目業務正在開展,后續還會轉化成訂單。
Q8:公司未來發展的展望?
當前全社會智慧化、數字化以及消費升級帶動傳感器、物聯網的應用越來越廣,迎來發展的機遇期。氣體傳感器目前迎來了從工業端走進消費端的重要時機,在家電、智能穿戴、汽車等領域催生了越來越多的機會;安全剛需的時代,能源、工業安全的需求也越來越多,安全物聯網也將給未來產業帶來很大的機會。公司在保持傳統工業安防、環保、家電等業務領域穩定增長的同時,從去年開始也在汽車領域加大了投入力度,公司的傳感器產品在汽車市場目前主要面向汽車駕駛艙的空氣質量監測、新能源汽車能源安全系統管理、駕駛艙內生物監測等,目前車規認證審核已經通過,未來會通過自身傳感器的核心技術優勢以及戰略合作伙伴的渠道優勢共同發力,快步進入汽車電子領域并不斷深耕。傳感器產業化會帶動在家電、汽車、醫療、呼吸機、流量檢測等領域陸續放量,公司預計未來在消費領域會有較好的增長。
最近兩年,尤其是新《安全生產法》推出以后,社會安全責任體系更加明確,法律法規的處罰力度加大,企業、個人都越發認識到安全的重要性,隨之帶來的是安全儀表市場由以往正常的發展過程,突然壓縮了周期,迎來了業務的爆發期。今后安全儀表的市場需求會更快向頭部企業集中,快速洗牌,漢威將有優勢去獲取大量的市場份額。目前公司相關產品的規模效益已經顯現,毛利率、凈利率也在提高。同時儀表業務在高端工業場所比如中石油、中石化,還有半導體行業等特殊領域的國產替代有非常好的機會,未來長期可持續。所以,公司當前已經構建了較為完整的物聯網拼圖,在未來幾年會更加聚焦主業,將更多的資源投入到前端的傳感器、儀表業務,并最終通過物聯網行業應用的推動讓公司整體業務實現快速成長。